全球可再生能源创纪录但必须加速推进以实现2030年三倍增长目标

最新全球进展报告指出投资、电网及供应链存在瓶颈,敦促各国政府在COP30前制定更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目标

阿联酋阿布扎比/巴西巴西利亚,2025年10月14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COP30巴西主席国及全球可再生能源联盟(GRA)今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COP30前期高级别会议上发布新报告,确认尽管去年取得创纪录进展,全球在可再生能源与能效目标上仍落后于计划。

2024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创纪录的582吉瓦,但仍不足以实现COP28阿联酋共识设定的目标——即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11.2太瓦。根据COP28《阿联酋共识》能源目标的第二份官方追踪报告,实现该目标现需自2025年起每年新增惊人的1122吉瓦装机容量,这意味着本十年间年均增长率须加速至16.6%。

这份题为《落实阿联酋共识:追踪2030年前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三倍、能效提升一倍的进展》的报告同时强调,能效提升同样刻不容缓。2024年全球能源强度仅改善1%,远低于实现阿联酋共识目标及维持1.5℃温控目标所需的年均4%提升幅度。

报告呼吁采取紧急行动:

  • 在贝伦COP30前将可再生能源目标纳入国家自主贡献3.0(NDC 3.0);
  • 将集体国家自主贡献雄心提升一倍以契合全球可再生能源目标;
  • 在2025-2030年间将可再生能源投资规模提升至每年至少1.4万亿美元——较2024年6240亿美元的投资额增长逾一倍。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针对报告结论表示:"清洁能源革命势不可挡。可再生能源的部署速度和成本优势均超越化石燃料,正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并提供可负担电力。但将升温控制在1.5℃以内的窗口期正在迅速关闭。我们必须加快步伐、扩大规模、加速推进公正的能源转型——让所有人、所有地区都受益。"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切斯科·拉卡梅拉补充道:"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屡创新高,但仅凭纪录无法实现1.5℃目标。可再生能源不仅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气候解决方案,更是当代最大的经济机遇。本报告指明了方向:加速部署、现代化电网建设,扩大清洁技术规模并强化供应链。每投入一美元都将带来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和能源安全。作为追踪全球可再生能源目标进展的监管机构,我们呼吁提升雄心。主要经济体通过提高目标、调动资金和深化合作,能够引领能源转型,使COP30成为里程碑。"

全球可再生能源联盟主席本·巴克韦尔表示:"私营部门正驱动能源转型,贡献全球四分之三的清洁能源投资。以风能、太阳能和水电为代表的产业已创造增长、就业与安全保障。当前亟需与国家雄心相匹配的长期政府规划,需要推动项目落地实施的管道机制。规划必须在电网和储能领域采取赋能行动,助力能源转型效益最大化。本报告表明,迈向可再生能源丰裕的征程已然启程——现在正是我们加速前进的时刻。"

新报告建议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必须率先行动。预计到2030年,二十国集团国家将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总量的80%以上,其中七国集团最富裕的发达经济体应在本十年内将自身份额提升至全球总量的20%左右,承担领导责任。

全球主要经济体还需兑现气候融资承诺,达到新集体量化目标(NCQG)规定的每年3000亿美元最低标准,并朝着在阿塞拜疆COP29会议上确认的1.3万亿美元目标逐步推进。

除可再生能源外,报告强调亟需加大电网、供应链及太阳能、风能、电池和氢能等清洁技术制造领域的投资力度。

尽管2024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增长7%,实际资金拨付仍远低于构建稳健项目储备库和加速建设所需水平。在供应链方面,必须确保关键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公平透明贸易实践,并通过国际合作保障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的贸易通道安全。

此外,对电网现代化和扩容的战略性投资是整合新增产能、强化能源安全的基础。2030年前每年需投入约6700亿美元用于电网建设,并需额外投资以快速扩大储能解决方案规模,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并保障电网稳定性。

阅读《落实阿联酋共识:追踪2030年前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三倍、能效提升一倍的进展》